明明很愛他卻常起衝突?用「5比1黃金對話法則」儲存好關係

文/朴宰蓮

我們都知道「積極、正面」的想法,不僅有助於提升改善人際關係,同時也有益於心理的健康。然而,為什麼我們明明心裡很想和所愛的人相處融洽,卻又總是經常和他們發生衝突呢?尤其是面對孩子時,情況更是如此。

每次讀完親子溝通技巧相關書籍,或是去上一些對話練習課程後,內心就會有所反省,察覺自己的溝通方式,可能會對孩子造成傷害,理解孩子內心其實也渴望獲得認同,試圖想做些改變。

然而,某天莫名怒火一上來,又會忍不住對孩子大聲咆哮:「你這孩子,為什麼講不聽呢?到底要我講幾次?你給我過來!」一切前功盡棄。

在開始進行對話練習之前,我們應該要先了解什麼呢?

▌為親子關係帳戶儲蓄

一般人為了以備將來不時之需,會在銀行定期儲蓄。不管存多存少,看著存摺簿上日漸增加的數字,心裡總會有一股莫名的安心感。假如戶頭裡面有五百萬,就算臨時要提領五十萬出來急用,心裡也不會感到不安。因為帳戶裡還有錢,而且之後也還是會繼續存錢。因此,帳戶裡是否還有餘額很重要,只要還有一定的存款,就不至於面臨危機。

在親子關係中也是一樣的,要想維持良好的親子關係,平時就要經常為親子關係帳戶儲蓄。

▌五比一黃金對話法則

《超級談判術:哈佛最受歡迎的談判心理課》(Beyond Reason: Using Emotions as YouNegotiate)作者丹尼爾.夏皮羅(Daniel Shapiro),同時也是哈佛大學心理研究所所長曾說:溝通時若能確切掌握對方的核心觀點,人際關係將無往不利。我認為這句話套用在親子關係上,是再適合不過了。

丹尼爾.夏皮羅曾經進行一項實驗,他把相愛的家人和情侶各自帶到不同的房間,接著再請他們分享最近與家人或另一半起衝突的過程,各個房間裡都有一名觀察紀錄者,將他們所說的話一一記錄下來。這項實驗只花費幾分鐘的時間,根據分析這幾分鐘的紀錄,來預測這些人他們在三年後、五年後,甚至是十年後,彼此間的關係狀況會是如何?

結果,預測準確度居然高達百分之九十以上。有些人即使過了十年後,依舊和另一半相處融洽,擁有良好的關係,有些人的關係早已破裂。

他們的差別在於彼此間對話溝通的方式。

丹尼爾.夏皮羅問:「有沒有人從來沒有跟對方吵架或是鬥嘴的呢?」參加這項實驗的所有人,都曾有過和對方吵架或是鬥嘴的經驗。然而,在爭吵的過程中,有一些情侶的方式是,說了一句正面的話肯定對方後,就會接著說一句負面的話來批評攻擊對方,像這樣一比一肯定批評各半的對話模式,通常最終都以分手收場。

但也有一些情侶們,就算和對方吵架,也能持續維持情侶關係,仔細研究他們所採用的對話模式,發現他們並不是肯定批評各半的對話模式,而是運用了五比一黃金對話法則,也就是五句正面肯定語句當中,只有一句是負面否定語句

丹尼爾.夏皮羅認為每一個人都有內心非常重視的事情,「獲得認同」就是其中之一,因為我們每一個人內心都渴望自己能被肯定、被認同。而五比一黃金對話法則的重點就是給予對方認同。當肯定對方的話和否定批評對方的話,能達到五比一的比例,關係自然就會有好的結果。

【延伸閱讀】你真的了解自己嗎?用「周哈里窗」認清:原來我是這樣的人!

如果能夠運用這樣的對話法則和孩子溝通,對於提升親子關係也是很有幫助的。對孩子說越多正面肯定的話,就是在為親子關係帳戶儲蓄。身為父母的我們,難免有時會因為不夠成熟或過於心急,而忘了去同理孩子的感受,給予孩子認同鼓勵,甚至有時還會忍不住生氣。我這麼說,並不是要把父母對孩子發脾氣這件事情合理化,而是希望身為父母的我們能夠明白,我們偶爾也會對孩子犯錯,要學會坦然接納自己的錯誤,以寬容的心善待自己。

千萬別一昧地在心裡面懊惱:「我居然對孩子說了不該說的話,學了那麼多溝通技巧都是白學了,看來還是放棄好了!」而是去理解自己,其實心裡面還想要努力做到更好,但只是一時做不到而已。要對自己信心喊話,鼓勵自己再繼續努力,真心去欣賞孩子,放大孩子的優點,當孩子遇到挫折或煩惱時,能夠陪在孩子身邊同理他的感受,用心聆聽孩子的聲音,並給予支持協助,這就是為親子關係帳戶儲蓄的方式。

▌善用對話法則,青春期也不怕

我兒子有一個朋友,他有一位大他六歲的哥哥,哥哥讀國中二年級時進入青春期。這孩子從小看到人都會熱情地打招呼,也很會和媽媽撒嬌,和媽媽有很多自然的親密互動。爸爸也是一位好相處的人,他們家的孩子跟爸爸一樣,待人十分親切,個性也體貼。當我第一次看到這孩子青春期的叛逆行徑時,因為和過往的他落差太大,著實令我大吃一驚,當然比我更感到震撼的人,其實是他的媽媽。

幸好他們安然無事地度過了青春期的風暴,現在那個孩子已經上大學了,跟爸媽依舊感情融洽,雖然他媽媽偶爾還是會對孩子說一些負面的話,但卻一點都不影響他們之間的親子關係,因為平時充滿愛的親密互動,早已為彼此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基礎。

那位媽媽和兒子的互動,運用的就是五比一的黃金對話法則。當她對兒子說出認同肯定的話時,是直截了當的。「對!你說的沒錯」、「站你的立場來看,的確有可能會這樣」、「媽媽可以理解你所說的話」......透過這樣的對話方式和孩子溝通,並同時給予孩子擁抱、拍拍孩子的肩膀。

父母們要特別注意的一點是,在說完五句認同肯定孩子的話語後,不要又加上「但是、可是」。

「謝謝你告訴我,媽媽可以理解你的心情,但你這樣未免也太過分了吧!」

不要用這樣的方式跟孩子對話。

「我知道這對你來說不容易,謝謝你願意這麼做」、「謝謝你告訴我,媽媽可以理解你的心情」只要像這樣說完認同肯定的話就好。

如果我們能夠像這樣,時常給予孩子肯定鼓勵,即使偶爾和孩子鬧彆扭,也能很快就和好。

▌麥拉賓法則:一致性的重要性

美國心理學家艾伯特.麥拉賓(Albert.Mehrabian)曾提出一套溝通學理論,稱之為麥拉賓溝通法則(The Law of Mehrabian)。這套理論指出人與人溝通時,根據語言(談話內容)得到的訊息占百分之七,從聽覺(語調、聲音大小)得到的訊息占百分之三十八,透過視覺(肢體語言、表情、手勢)得到的訊息占百分之五十五,因此他認為對溝通時,從聽覺、視覺得到的訊息更為重要。

某天,孩子幼稚園下課回家,問正在洗碗的媽媽:「媽咪,妳愛我嗎?」

媽媽因為今天有很多事情要忙,一心只想要趕快洗完碗再去忙其他事,所以連看都沒看孩子一眼,一邊洗碗一邊回答:「當然愛啊!趕快去洗手吧!」

媽媽覺得孩子問了很無聊的問題,媽媽當然愛她啊!但孩子心裡卻覺得很疑惑,為什麼媽媽嘴巴說愛她,但卻連看都沒看她一眼,還很不耐煩的樣子。

於是,孩子又問:「媽咪,妳真的愛我嗎?」

媽媽心裡面雖納悶「為什麼同樣的問題要問兩次?」但還是一面洗碗一面回答,只是刻意改變聲音的語調和口氣說:「當、然、愛、啊!媽媽最愛我的寶貝女兒了,寶貝快點去洗洗手吧!」

這一次,孩子稍微能理解媽媽似乎是真的愛她,雖然回答的內容一樣,但媽媽的口氣變溫柔了。然而談話的內容占了溝通比例的百分之七,說話的聲調和語氣占了百分之三十八,光是這樣,還是依舊無法達到百分之百理想的溝通狀態。

因此,孩子又繼續問:「媽咪,妳真的愛我嗎?」

這時,媽媽轉過頭看著孩子,心想:「這孩子怎麼會同樣的話連續問三次呢?是不是發生了什麼事情?」

於是,媽媽決定先暫停洗碗,蹲下來專注看著孩子的眼睛,同時給孩子一個大大的擁抱說:「當然啊!媽咪當然愛妳,看著媽媽的眼睛,妳知道嗎?媽媽最愛妳了!」

像這樣用眼神專注看著對方,再輔以肢體動作,就是溝通中最重要的一環。

麥拉賓法則提出:一個人對他人的印象,約有百分之七取決於語言訊息;聲音、語氣等占了百分之三十八;視覺訊息所占的比例則高達百分之五十五。當這三項溝通要素全部具備後,就可以達到百分之百,也就能展開有效的溝通對話。

那麼,要如何把這套法則和五比一黃金對話法則一起運用呢?

請專注凝視著孩子,並對孩子說出肯定認同的話,孩子自然而然會將媽媽的話牢牢記在心中。當孩子在和妳說話時,暫時先放下手邊的工作,看著孩子的眼睛對孩子說:「過來媽媽這邊!媽媽跟妳說,媽媽很愛妳!」同時抱抱孩子、親親孩子,像這樣花不到一分鐘的時間,就能讓孩子感受到滿滿的愛,請平常就對孩子這麼做吧!

▌自我對話練習

試著練習與內在對話吧!仔細想想到目前為止,你和孩子之間,哪些溝通方式是有效的?哪些是無效的呢?

在與孩子溝通時,最重要的關鍵在於讓語言、聲音、肢體一致,並且時常以積極正面的態度肯定孩子,去思考該怎麼做才能增進親子關係。

1. 看著孩子的眼睛,抱抱孩子並且以溫柔的語氣對孩子說:「我愛你。」妳每天都有做到嗎?一個星期內做到幾次呢?

2. 經常對孩子說正面肯定的話,給予孩子支持認同,例如:「媽媽可以理解你的想法」、「我能體會你的心情」、「站在你的立場來看,的確有可能會這麼想」等等。每天都有做到嗎?一個星期內做到幾次呢?


作者|朴宰蓮

韓國漢陽大學教育研究所諮商心理學碩士,目前為蛻變工作坊創辦人、廣播節目主持人。其工作坊針對企業、父母、教師等對象,開辦了各種對話課程。她同時也是位是位備受尊崇的兒童人權擁護者,積極參與國際兒童人權協會(InCRC)事務運作,亦擔任韓國非暴力溝通協會NVC的講師,並曾在CBS《改變世界的十五分鐘》、CGN《心海羅盤》等多項電視廣播節目中擔任主持人及客座嘉賓。

本文節錄:采實文化《疲憊媽媽的修復練習》一書

立體書封S

看更多書訊請按這

 


 

喜歡這篇文章嗎?立即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