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瘋狂亞洲富豪》奢華的背後 隱藏無數的努力與機會

文/資深媒體人 林筠騏  圖/電影海報

今天想來談談近日在北美很紅的電影《瘋狂亞洲富豪》(CRAZY RICH ASIANS)。

如果,你以為這是一部富二代的愛情片,那麼,是的,只是你可以看到比起其他曾經關於富二代題材,電視或電影拍攝過還要誇張的「奢華」、「浮誇」生活。我之前看過呈現還算經典的是中國電視劇《歡樂頌》,但相較於《瘋狂亞洲富豪》,真的是小巫見大巫了。

故事、劇情不算特別,題材也不新穎,女演員清一色幾乎是白富美,男演員就是高富帥,但這就是選角的絕妙之處,紅花當中點綴的綠葉,雖不搶戲卻足夠亮眼,在戲落幕之後,依舊佔據我的視線。整齣戲看下來,舉凡演員的表現、場景的呈現、拍攝的運鏡手法、剪接節奏......,處處展現的細膩,都讓這部平凡的故事題材有了突出的表現。

20180824180845 45

 

 

金錢與愛情的博弈

「錢」是可以這樣花的,是看這齣戲時會讓人驚嘆之處。平民百姓的我們,一輩子從沒想過的「撒錢」模式,因為對這些富豪們來說,錢已經不是錢,就是數字。其中一場精心設計的婚禮,將階級、愛情、親情......其中的糾結、感動,表現得如此淋漓盡致又串接得如此完美,第一次看到婚禮可以拍得這麼好。

對某些人來說,錢帶來富裕生活的同時,也形塑了要背負的壓力與重擔。男主角尼克楊是其一,從新加坡到美國求學的他,對女友完全隱藏自己的身份,生活得就像是位窮苦的留學生,直到帶著女友回新加坡,坐到「負擔不起」的頭等艙,才坦承他的身份。

女主角瑞秋是經濟學教授,精通博弈理論,劇中被賦以聰明及勇敢的性格,一個在美國單親家庭長大的華人女兒。面對愛情、面對階級的歧視,在all in之後,贏得屬於自己的愛情。

45141452091270d6ef004ea6dadd5546-4

犧牲自我的華人家庭

而劇中貫穿的主題是,傳達了華人與美國人對「家庭」觀念的不同之處,華人父母在幫助孩子、成全孩子、犧牲自己的同時,其實也剝奪了孩子追求自我的權利。而美國社會「只為自己想」的文化,也養成孩子獨立思考、負責的態度。

對一個外國人來說,要了解華人在想什麼,這齣戲有不錯的切入點,無怪乎能在北美蟬聯票房冠軍多日。但是,也令我不禁想問,看完這部片的美國人,是消除了對亞洲人的刻板印象?還是更強化了「亞洲人」就是如此的認知?

天下沒白吃的午餐

那,以這部電影當引子,跟投資理財有什麼關係呢?是要告訴大家找到高富帥跟白富美才是致富之道嗎?當然不是。

我想分享的是,楊家之所以有錢,是因為他們是最早期到新加坡開發的華人,時勢造英雄,他們因為「早」所以有了機會,也因為掌握了機會,付出足夠的努力,才有富可敵國的局面。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,富人之所以有錢,一定有其成功之道。

奢華是其表象,其背後付出的辛勞外人難以窺探,那才是真正的致富之道。我在每一次的演講都會分享,沒有所謂的「懶人投資法」,不管是要買保險,還是投資基金、股票,如果都只是聽信業務員的建議,或是「老師」怎麼說就怎麼做,而沒有用心去做功課、研究,通常不會有太好的結果。

知識+資訊才能擁有黃金屋

市面上投資理財的書很多,我知道死讀書不會讓人變富有,但是不讀書一知半解也很難富有,能善加利用書的知識,就真的是擁有黃金屋。有知識奠基還要有資訊,因為市場情勢瞬息萬變,現在是網路時代,找些不錯的財經專業網站,從其龐雜的資訊中,運用知識抽絲剝繭,自行提煉出精華,因為沒有資訊不懂趨勢,太多資訊錯判趨勢,自己一定要具有判斷的能力。

我推薦幾本入門書,《關於人生的7項財務思考》、《給投資新手的第一堂課》、《基金理財的6堂課》,有時間的話找來讀讀吧!

喜歡這篇文章嗎?立即分享